Warning: Declaration of description_walker::start_lvl(&$output, $depth)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Walker_Nav_Menu::start_lvl(&$output, $depth = 0, $args = NULL) in /home/customer/www/impact.renewtheresponse.org/public_html/wp-content/themes/hipster/header.php on line 196

Warning: Declaration of description_walker::start_el(&$output, $item, $depth = 0, $args = Array)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Walker_Nav_Menu::start_el(&$output, $data_object, $depth = 0, $args = NULL, $current_object_id = 0) in /home/customer/www/impact.renewtheresponse.org/public_html/wp-content/themes/hipster/header.php on line 210

Warning: Declaration of themeslug_walker_nav_menu::start_el(&$output, $item, $depth, $args)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Walker_Nav_Menu::start_el(&$output, $data_object, $depth = 0, $args = NULL, $current_object_id = 0) in /home/customer/www/impact.renewtheresponse.org/public_html/wp-content/themes/hipster/header.php on line 247
40日衝擊挑戰 » 成年人 (中文)

RE:NEW - We're calling YOU to set aside 40 days for the Lord!

Posts in Category » 成年人 (中文)

2017 第三十四日: 離開我的舒適地帶

By

Apr 7, 2017 成年人 (中文), 衝擊挑戰 2017 0 Comments

11 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正在壓酒池裡打麥子, 為要躲避米甸人的搶奪。 12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, 對他說:「大能的勇士啊,耶和華與你同在。」 13 基甸回答他, 說:「唉, 我的主, 如果耶和華與我們同在, 我們怎會遭遇這一切事呢? 我們的列祖向我們講述的, 耶和華的一切奇事在哪裡呢? 他們曾說: ‘耶和華不是把我們從埃及領上來嗎?’ 現在他卻拋棄了我們, 把我們交在米甸人手中!」 14 耶和華轉向基甸, 對他說: 「你靠著你這能力, 去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手吧; 我不是差派了你嗎?」 15 基甸對他說:「唉, 我主啊, 我憑著甚麼拯救以色列人呢? 看哪, 我的家族在瑪拿西支派中是最卑微的, 我在我的父家是最年輕的。」 16 耶和華對他說:「因為我必與你同在, 你就必擊打米甸人, 像擊打一人一樣。」 (士師記 6:11下-16) 故事開始時, 以色列人正落在米甸人的轄制下。當時以色列人不論種植有何收成, 米甸人都來搶掠, 使他們一無所有。這種悲慘的狀況維持了七年。沒有人會以這狀態為舒適, 但當時以色列人卻漸漸接受了這宿命而慣性地忍受這種光景。 就在這恐懼退縮的環境下, 上帝向基甸顯現。當聖經提到耶和華的使者, 往往是指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前顯現的形態。留意神稱基甸為「大能的勇士」, 可見神看見人的潛質, 儘管有時連我們自己都難以發現。 神看見了連基甸自己都不知悉的潛質。基甸兩次與神爭辯說:「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, 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」;「神啊!為何揀選我來完成這使命, 我只是個貧窮微小的人。」 神的回答始終如一:「我必與你同在, 我差你出去, 就必與你同去。」當神呼召我們離開自己的安全網和舒適地帶時, 祂必與我們同去。我們的舒適地帶有時是我們的陋習, 有時也可以是我們生活無盡的循環 [...]

2017 第三十三日: 放下三十五年來的一口怨氣

By

Apr 6, 2017 成年人 (中文), 衝擊挑戰 2017 0 Comments

饒恕, 通常人都懂得掛在口邊, 也會教導別人必須饒恕。耶穌說:『我們若不饒恕別人的過犯, 天父也必不饒恕我們的過犯。』馬太福音6:15 我卻為一位不相關的人, 生了三十五年的氣。直到去年夏令會, 一位弟兄指出問題不在乎那位航空公司的職員沒有按照我的要求、 安排我年老又行動不便的祖母坐在通道位;問題出在我自己身上。三十五年來這情景無數次出現在我腦海中, 不管我多努力要忘記, 卻總是揮之不去, 為我帶來無比的困擾。 有人會問, 何解會有這樣深的怨呢? 我也不知道, 大概是我跟祖母情深, 祖母把我一手帶大、一生吃過不少苦頭, 當她眼目不明時, 我就自然成了她的手杖, 我不願看見我親愛的祖母受到些微的傷害, 因而將所有的責任推到那職員身上。留住怨氣, 卻知道我無法回到三十五年前去質問原由, 而那位職員也跟本不知道我在生他的氣。 想到這裡, 我豈不是天下一大傻瓜, 白白浪費了無數的時間、情感和生命嗎? 每次同一個情境的浮現, 每花一秒鐘去感受那份怨恨, 就等於帶自己重回到過去的痛告的經歷裡, 這樣一來, 我又怎能享受現在的生活呢? 更遑論展望美好的將來。 當曼德拉被釋放、走出監獄的大門前, 他宣告了一段名言:『我決定,我必須將所有痛苦和怨恨, 留在我背後的監獄內, 否則我會將自己重新鎖進自己的監牢裡。』 感謝聖靈的開導, 想到這裡, 我頓時豁然開朗, 終於學會了放手, 舒出了那一口纏擾我多年的怨氣, 不再被捆綁在過去負面的情感中。 默想和實踐: 你生命中有否放不下的痛苦和怨氣呢? 求主助您饒恕, 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。如此你會活得更幸福! 作者: 吳伍艷芳 | 圖片設計: Carol Li

2017 第三十二日: 靠主加力量

By

Apr 5, 2017 成年人 (中文), 衝擊挑戰 2017 0 Comments

腓4:13是信徒很愛用的經文,「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(基督), 凡事都能作。」像聖經中的任何經文, 理解上文下理是很重要的。經文上兩節(腓4:10-12) 保羅說, 不論在任何境況, 他已學會了知足。不管錢財、糧食的多寡, 他都會為自己所得的而滿足(腓4:12)。 當你静心一想, 要做到保羅這種知足的層次真的很難很難。如果我們失去了工作, 有多少人仍可以真心覺得平靜無憂。保羅的屬靈秘訣是甚麼? 他怎能在不論好壞的情況下都有平安? 細讀腓4:13, 我們就可發現保羅滿足的秘訣。耶穌基督就是保羅滿足的力量。換句話說, 靠著基督的能力就可使人滿足。當耶穌犧牲自己在十字架上把你從罪中釋放, 他也給了你為他而活的力量。 知足並不在於你已擁有的財產; 而是在於確知上帝愛你、並把你抱在衪的手中。知足是不去強求那未獲得的; 卻珍惜和重視神所賜與的。對於你渴望或嚮往做的某些事或期望得著的某些人和關係, 若上帝此刻並未應允,你大可以放心, 上帝肯定有祂的美意和原因。作為全知全愛的天父, 神知道甚麼時候甚麼事情對你是最好的。因此不管在那些日子、那些境況, 你都可以確信神能奇妙地賜你知足的力量, 甚至超過你的所想所求。 默想和實踐: 有甚麼具體的事情令你難以知足? 你會如何把這一切帶到主的面前? 具體數算上帝給你生命的祝福。你會為這些恩典讚美和感謝上帝嗎? 作者: Jon Szeto | 圖片設計: Carol Li

2017 第三十日: 得以親近神的昂貴代價

By

Apr 3, 2017 成年人 (中文), 衝擊挑戰 2017 0 Comments

「…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, 我們生活、動作、存留、都在乎他…」使17:27-28 多半的日子, 我的禱告時間只是坐著等候神而並非甚麼奢侈的屬靈遭遇。我坐著沉思, 尋求祂要我做什麼事? 摸索祂要我做個甚麼人? 「神啊! 祢要的就是我所要的, 祢去的地方也就是我要去的地方。」我對主說。 神怎樣回應呢? 祂從沒有給我閃電般的靈感或是差派天使向我顯現。 雖然聖經中許多人有類此經歷, 我卻從來沒有因主的一個觸摸或一句話, 疾病就被奇蹟地治癒。 我卻在這些時刻打開聖經。有時我讀到的經節正是自己的遭遇和感受。但也有時候, 神的話又似乎遙不可及。我苦思所讀的到底有何重要? 求問神那些毫無關連的細節背後, 會有甚麼特殊的目的? 是的, 就是從每天與神的對話, 我認識到祂是天父。 我不懂的可以問祂, 即使我一時不能領悟話中含意, 我信得過, 祂仍能用這些話語帶領我。當我懼怕時, 我能求祂保護我, 求祂派天使環繞我。而神也在這些小事上也顯示祂的信實: 我害怕時祂保守我平安, 我受傷害時祂安慰我, 我在毫無指望中, 祂讓兒子來為我的罪受死。祂供應我一切需要, 也許不一定是我想要的, 但只要是能使我的靈魂在祂裏面安穩的任何需要, 祂都賜與。 我們所有的遭遇, 祂都能體會。我們所有的感覺和思想, 祂都能了解。如果我們是祂造的, 離了祂我們怎能行動、思想和呼吸呢? 祂每天的臨在成為我們生命的動力。我也常常提醒自己: 我們得與神接近全是因祂兒子耶穌基督所賜的禮物, 祂寧願自己被父親棄絕, 為的是我們可以藉衪親近神。 主付出這樣昂貴的代價, 為使我們能與衪親近, 我們還能說太忙、或沒有興趣和祂相聚嗎? 讓我們今天就來親近天上的阿爸父, 徹底體會「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」呀! 默想和實踐: 你曾否有過在某一個特別時刻, 感覺神就在身邊? 有沒有甚麼思維模式阻擋你每天經歷神的臨在? 作者: Elizabeth Mak | 圖片設計: Carol [...]

2017 第二十九日: 抵禦誘惑

By

Apr 2, 2017 成年人 (中文), 衝擊挑戰 2017 0 Comments

「凡事都可行, 但不都有益處。凡事都可行, 但不都造就人。」林前10:23  電視上充滿誘人的廣告! 吃的、 用的、 生活所需的、 奢侈的、 林林總總, 對象不分男女老幼, 往往使人心動, 蠢蠢欲試! 電腦上的網絡, 五花十門! 尋找知識的、 科技上的、 醫學上的、 購物的、社交的, 目不暇給, 一天廿四小時也不夠用! 這些都成為我們每天面對的誘惑。 要我們作出決定: 看或不看、 買或不買、 做或不做? 面對這些抉擇, 我們要有甚麼原則來做決定? 以上經文給我們一個簡單的提醒, 保羅在這裡沒有定下一大堆的規條要我們遵守, 焦點只在於看事情是否有益處、是否造就人; 進一步來說, 是否利己利人, 或只是利己而不利人? 放在實際的處境, 我們要學習審視自己做事的動機和後果。買一件貨品是為實用, 還是為了能提高身份、炫耀自己? 我們有否不經意把一些想法和行徑看得很重要, 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或利益? 有些事情, 我們以為自己足以承擔一切的後果, 但有沒有想過, 事情的結果也會連累家人呢? 在這五光十色、花花碌碌的世界, 到處都是誘惑, 每天的早晨, 每做一個決定前, 你會否先停下來、在神面前想一想, 求神給你智慧來作明智的抉擇, 做那些有益並造就人的事? 默想與實踐: 在周邊的環境裡, 你會遇到怎樣的誘惑呢? 讀了林前10:23, 你可找到甚麼秘訣來勝過誘惑? 作者: [...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