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RE:NEW
今年我讀了一本由西別羣.崔哥(Sebastian Traeger) 和葛瑞.吉伯(Greg Gilbert) 二人合著的書, 名叫「職場福音」。讀後令我了解到工作其實是使我們成聖、更像基督的主要途徑。 丟了全職工作一年後, 我找到一份深信是神安排的工作。還沒開始, 我已憧景著如何大展拳腳, 可惜很快就發現事與願違。 工作的環境差強人意, 加上自己的罪和輭弱在工作中暴露出來時, 我覺得夢想破滅了。我這才開始體會到神為我的工作設下了一個非我想像的目的和意義。藉著禱告和神的恩典, 我重新發現原來神要我把自己的工作忠心做好; 不論大小的任務, 我都要以主耶穌的心腸來處理。 大衛成為以色列王之前, 他是掃羅的侍從。年少時他是個 忠心看管羊羣的牧童。當大衛準備和哥利亞爭戰時, 掃羅警告他會有危險。他回答說, 「你僕人為父親放羊.有時來了獅子、有時來了熊、從群中啣一隻羊羔去。我就追趕他、擊打他、將羊羔從他口中救出來.他起來要害我、我就揪著他的鬍子、將他打死。你僕人曾打死獅子和熊.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向永生 神的軍隊罵陣、也必像獅子和熊一般。」 (撒母耳記上 17:34-36) 我想當時的大衞該是花了不少時日在山坡上, 邊放羊邊敬拜上帝。縱然放羊的日子也會令他覺得無聊, 但他在這崗位上一直忠心, 神也藉此來塑造他、裝備他, 直到一天他擊敗歌利亜, 將神的大能向衆人彰顯! 你又如何呢? 你如何看神藉著你的工作、失業、和生命的變奏來塑造你? 你認為你的人生在神面前有何目的和意義? 神渴望你能每日在祂給你的崗位上忠心, 並以獻上自己和榮耀神為你生命最高的目標。 作者: 逸名 | 圖片設計: Carol Li
By RE:NEW
「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, 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,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(太6:34) 我自小在祖母的疼愛下成長, 雖不是大富大貴, 但祗要我開口, 想要的東西或食物, 很快就會送到我面前。 移民美國, 連根拔起, 為了兒子的教育, 還要孟母三遷。每次的搬遷都會做成財物上的損失, 令我失去安全感。於是我用物質來填補這不安的心靈; 能擁有更多金錢給我自信; 而更多的物質, 則能給我一種無後顧之憂的感覺。我相信平日我家的米糧肉食, 可供全家吃上一個多月; 而用品如牙膏洗髮水, 更可用上超過半年。這就是我所追求的踏實和「安全感」。 數年前, 家中被人入屋搜掠, 現金和手飾一掃而空。對這損失我很不甘心, 十分難過。接下來的日子, 我活得更慘, 為了保護家當, 我把剩餘的財物隨時隨地帶在身邊, 外出購物時放車上並不安心, 皮包又放不下; 嘗試把財物分開收藏, 結果因藏得太密, 自己已搞不清東西放那裏。有一天零晨兩點, 發現自己在翻箱倒櫃, 尋找那可毀壞的金銀, 赫然醒悟自己當下真的變成物質的奴隸。一直認為自己可以拿得起放得下, 原來對財物卻如此執著。 那些藏起來的東西, 仍原封不動, 但今日我的心境已變, 不再掛念那可毀壞的金銀, 轉而仰望那位天天養活野地的百合花、和不種不收小麻雀的上帝。 你的依靠是甚麼? 是那可毀壞的金銀或是天天供應給我們的上帝? 作者: 吳伍艷芳 | 圖片設計: Carol Li
By RE:NEW
在2014剛盡、新一年開始時, 我要衷心感謝和讚美上帝向我和我家所傾流的祝福。衪是信實的主, 不斷向我忍耐施慈愛。可惜我對上帝的服侍就顯然未盡忠心, 因此我決定對自己的靈命來一個檢查, 就像我每年做身體檢查一樣。 做身體檢查時, 醫生一般會為我做些檢驗和測試, 然後再問我一些關於飲食和運動之類的問題。基於我的回答、檢驗和測試結果, 醫生一般會建議我該改善之處、或該繼續做好的地方。 同樣, 我求聖靈進入我心、來一次靈命的檢查, 給我機會審視自己的屬靈生命, 看在這天路上有否虧欠。結果發現自己在很多地方仍需努力, 為此我感到洩氣和內疚。 後來當默想以賽亞書43:18-19:「耶和華如此說, 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, 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。看哪, 我要作一件新事, 如今要發現, 你們豈不知道麼, 我必在曠野開道路, 在沙漠開江河。」經文令我頓時感到鼓舞和重拾力量, 只要繼續前行跟隨主、行衪旨意就好了。我求主耶穌助我從過去一年的錯誤中學習, 並接受衪的饒恕和恩慈。 我很慶幸能明白神的憐憫、並祂對我們過犯和錯失的寬恕。我們去年縱然不足、對主不夠忠心。但主依然信實, 在新的一年給我們新的開始。讓我們繼續尋求聖靈的帶領, 在一年之始謙卑在上帝面前做個靈命檢查, 讓祂引導我們有個全新的開始。 默想和實踐: 你去年的靈命檢查報告的結果怎樣?神希望你這一年怎樣與祂同行? 聖靈今天讓您看見甚麼? 作者: Gil Tam | 圖片設計: Carol Li
By RE:NEW
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 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 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 (羅馬書十二章2節) 這節經文提醒我們, 當心意更新, 不去盲目追求與人認同, 而忽略神對我們真正的心意。 猶記起女兒四歲時, 就已參加四個才藝課。但和其他家長攀談後, 發覺原來她們的小孩參加更多活動時, 心裡難免作難, 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, 深恐自己的女兒會輸在起跑線上, 比不上其他孩子。我和丈夫在神面前禱告, 再權衡我們的負擔能力和孩子的作息後, 最終還是把女兒的才藝課減至兩個, 讓她有更多時間閱讀和自由發揮的空間。 當女兒在高中時要決定是否参加校外的樂團, 又是一番掙扎。我們深知這個活動既可豐富女兒的經驗, 又可在她申請大學時有更亮麗的履歷。可惜練習時間在主日中午, 將影響我們一家主日的敬拜; 在恆切禱告後, 我們決定先求那上好的福分而放棄了參與樂團的機會。女兒現時已是大二的學生, 神在她學業的帶領上使她一無或缺。 感謝神讓我們上了一寶貴的人生課, 體會靠主拒絕周邊的壓力, 反而經歷祂更奇妙的供應。 默想與應用: 你感覺生活中有那方面的同儕壓力, 衝擊自己以求與他人認同? 想想有何生活決定, 該先帶到上帝面前, 禱求衪神的心意, 而不以別人的尺度為準繩? 作者: Michelle Lam | 圖片設計: Carol Li
By RE:NEW
著名作家維珍妮亞‧密(Virginia Mudd)曾經反思:「我是誰? 什麼能觸動我? 為什麼我對於某些人或事特別感到困擾?」她的前輩夏爾‧戴高樂(Charles de Gaulle)也提出類似的反思:「我們可以到月球, 這並不遙遠, 其中隱藏的最大距離就在我們自己裡面。」 這實在是令人痛心和深刻的反思! 我是誰? 神造我是個怎樣的人? 這是當我開始探索內心時最使我困惑的問題。 讓我們一起看看在約旦河震撼的一幕: 「那時, 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, 在約但河裡受了約翰的洗。他從水裡一上來, 就看見天裂開了, 聖靈彷彿鴿子, 降在他身上。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, 你是我的愛子, 我喜悅你。」(可1:9-11) 留意耶穌當時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「普通人」──一位木匠的兒子, 沒有人認識, 沒有著名大學銜頭, 沒有工作, 也沒有顯著的成就。當主耶穌受洗後, 神的聲音確認他為「你是我的愛子, 我喜悅你。」當耶穌在世人眼中是「平凡人」時, 神卻重申耶穌是祂所愛和所喜悅的兒子。這是好得無比的肯定! 「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, 還是要得 神的心呢? 我豈是討人的喜歡麼? 若仍舊討人的喜歡, 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。」(加拉太書1:10) 當我能夠接受神給我兒女身份的肯定, 那是多麼驚天動地和震撼! 這表示我的自我價值從此不再跟我在世上的成就有任何關連: 創造天地的主全然喜悅我, 我不需再贏得世人的認同。 默想和實踐: 你有沒有為自己選擇成為神的兒女而自豪? 當成為神的兒女後, 你會為你所作的每一個決定而感到驕傲嗎? 作者: 劉慈謙 | 圖片設計: Jasmine Ch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