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作家維珍妮亞‧密(Virginia Mudd)曾經反思:「我是誰? 什麼能觸動我? 為什麼我對於某些人或事特別感到困擾?」她的前輩夏爾‧戴高樂(Charles de Gaulle)也提出類似的反思:「我們可以到月球, 這並不遙遠, 其中隱藏的最大距離就在我們自己裡面。」
這實在是令人痛心和深刻的反思! 我是誰? 神造我是個怎樣的人? 這是當我開始探索內心時最使我困惑的問題。
讓我們一起看看在約旦河震撼的一幕:
「那時, 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, 在約但河裡受了約翰的洗。他從水裡一上來, 就看見天裂開了, 聖靈彷彿鴿子, 降在他身上。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, 你是我的愛子, 我喜悅你。」(可1:9-11)
留意耶穌當時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「普通人」──一位木匠的兒子, 沒有人認識, 沒有著名大學銜頭, 沒有工作, 也沒有顯著的成就。當主耶穌受洗後, 神的聲音確認他為「你是我的愛子, 我喜悅你。」當耶穌在世人眼中是「平凡人」時, 神卻重申耶穌是祂所愛和所喜悅的兒子。這是好得無比的肯定!
「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, 還是要得 神的心呢? 我豈是討人的喜歡麼? 若仍舊討人的喜歡, 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。」(加拉太書1:10)
當我能夠接受神給我兒女身份的肯定, 那是多麼驚天動地和震撼! 這表示我的自我價值從此不再跟我在世上的成就有任何關連: 創造天地的主全然喜悅我, 我不需再贏得世人的認同。
默想和實踐:
- 你有沒有為自己選擇成為神的兒女而自豪?
- 當成為神的兒女後, 你會為你所作的每一個決定而感到驕傲嗎?
作者: 劉慈謙 | 圖片設計: Jasmine Chan